[第六屆散文組佳作]國防醫學二-劉永浩《深海微光》
而你在這陰暗冰冷的洋流漂盪間,守著掌上微光。突然間你明白了,你已經困在這場生物鏈的局面無法自拔,燈籠魚在前方緩慢擺弄著鰭,遠方的吟唱催促著,你再無退路。
那一陣子你失去睡眠的能力,總是恍惚著沉浮。
上網搜尋關鍵字。昏黃的檯燈籠罩你沒有倦容的臉,也暈著室友酣甜的臉龐。治療手段千百種,你暗自忖想,明晚試試含羞草茶佐以薰衣草油,再不見效,真只得硬著頭皮嘗試論壇大大提供的神秘處方,在街頭對著月光低聲吟唱夜來香再默誦咒語十句,招喚月光仙子驅離腦中的魔。
你以為失眠的副作用極為慘烈,眼袋水腫黑眼圈卻一樣也沒來。太陽下山以前,你斷斷續續做著夢,K問你,那就是你早上睡太多啦,不,你知道那感覺好比層層抽屜,第一層的抽屜裝載著薄薄依稀的夢,而第二層開啓著卻可聽到禿頭教授在前方饒舌著DNA、RNA的缺氧早課。不對不對,你告訴K,夢是夢,睡覺是睡覺。K撇撇嘴,隨便,你說了算。
你如何知道未曾進入睡眠?當你在玩模型火車、尿床的階段,你總分外迷戀半沉半醒之間身子猛然的一震,前一刻你手指仍攀著峭壁邊緣,而接下來卻是無止盡的墜落。原先你被動的墜落,幾年的磨練過去,你已經可以在下墜過程直視未可知的無底洞,直到你手腳猛然伸直,接著如蛙後腿彈躍,一陣緊,你睜開眼,手臂壓進床墊呈現防衛姿態,前方卻只蒼白的天花板相望。
後來你聽說這是全身肌肉放鬆的現象,經過這個墜落,才得以迎接甜美安穩的睡眠。
少了睡眠,時間從生活的縫隙洩了出來。
凌晨兩點,下鋪的室友翻了個身,你聽到他發出咯咯的笑,然後嬌嗔。你望著蜷縮在對面床位的J,他抿著白日苛薄的嘴,眼孔細成一條縫,彷彿仍在曖曖打量著。
凌晨三點,點開電子信箱溫習信件,你習慣將每個寄件者編列到各自的資料夾。從海洋收捲的漁網,上船的瞬間會將無數的魚摔在甲板,而今登入帳號的下一秒,你看著收件夾裡未讀的364封郵件,團購網站彷彿是海,你這艘在黑夜裡無依的漁船頓時漁獲豐富。手指在螢幕滑動,台北的巷弄隱身著或許三千萬家義式餐廳,要不是生意普遍慘澹,就是他們都自認賺太多,打著四折、五折的宣傳。方寸的手機畫面裡,你總算見識到中華民族對食物的執著與繁盛。
你夾帶著手機滾入床單,手機視窗仍停留於團購頁面,臨著邊緣伏在枕頭上,看準了一家打著六折的信義區日式料理,你老練的輸入信用卡號、卡後三碼,一分鐘內你已預訂了一個月後的家庭聚餐。
此刻螢藍光芒籠罩你臉,映在天花板暈成一汪的藍水。你望出窗外,三合院般的宿舍結構讓你清楚看見這畦水澤是真真切切的陷入死寂,連月光都彷彿被驅退在這黑暗之外。
燈籠魚在漆黑的深海水域以背鰭發光,引來小魚作為獵物。你曾經見識過影片裡在暗處那驚懼的一抹閃爍,沒有溫度的,你甚至都能想像燈籠魚在這閃滅中積累了多少捕食慾望的笑;你知道飛蛾撲火,卻未曾知曉原來魚兒也這般愚蠢。
如今你呵護這盞幽微,開始優游。
視頻網站是漁場,一段影片之後緊接著十個推薦影片,直銷手法或許便是如此,而此刻你全盤買帳。你行為如同網站之名,YouTube:「你」、「管」,你將之轉品,彷彿望穿手持的一管,窺探彼端。那股牙縫間竄出的血腥味提醒著你陷於其中的殺戮,你像殺紅了眼的狩獵者,在這網絡,這漁場,你不愁獵物的貧乏,這波推薦影片之後,總有下一波的新鮮肥美排列呈上。
直到你從陳奕迅的音樂錄影帶為起點,一個小時後已經抵達非洲草原,群獅撕裂牛羚的怵目入眼,你才發現這條路終究沒有完結。當你放下眼前受你窮追的小魚,抬頭一看,千萬魚隻在湛藍海洋游成一個漩;闖入者如你以為獨特妄為,卻不過是進入一套既存在的規律,而那是由世界另一端的開發者創造的規則,那端遠遠是生物鏈的上層,他們以居於鏈底層的獵物豢養你,飼育你安心長大成為這鏈索的中間分子,盲目效忠。
床鋪底下的室友翻了個身,惹得你於半空的上鋪咿呀震盪,你這才明白自己身處之位如此脆弱,頹圯似乎也在預料之內。
關於那些說不準之事,好比友誼。
你的社群網站總在夜半始發動它的社交作用,新的互動通知如訊號紅燈訓誡你:請勤加跟上好友生活步伐!你只得食指滑動的飛快,小時前的發文算算竟也是昨日之事了,你於是深刻體會人云「爬文」之苦與樂。有些發言總讓你莞爾,於是按個讚,嘉許這一則讓人發笑的話語,聊表心意;有些照片清涼低胸搭配噘嘴瞇眼,文字內容卻是「天氣好冷,要感冒冒了,哭哭」,你總得白眼一翻忽略那累積上百的讚或留言;有些發文你礙於情面,許是交情迫使你必須做點回應,許是顯示「已讀」讓你再也無法繼續裝傻;你發現自己常常繃緊著臉,面無表情的鍵入「哈哈哈哈」,卻連嘴角上揚的力氣都喪失了。
若說爬山是想登上一座峰,沿路欣賞風光,那麼爬文爬的是什麼?對於人際的處理你總顯得笨拙,所謂讓自己「社會化」的負擔已經積累成山,如果你必須戴上那佯裝的熱情面具應付,那麼這山是真正顯得巍巍高聳了。你爬得極累,氣喘吁吁之時豈還有欣賞風景的閒情逸致。
只是當濃濃的夜晚襲來,再沒有人際的應酬,你凝視掌裡的藍光,眼眶頓時鬆懈,你又想起那則關於燈籠魚誘惑無辜魚兒的寓言,你在那些迎著光芒前仆後繼的魚隻身上看見自己,在儀式性的追求之中,總帶著些身不由己的蒼涼。
你掛上耳機,Death Cab for Cutie主唱Ben Gibbard挾著雨水,以旅人之姿接近。你為手機留了空間,將之平放枕側,天花板上微弱的如幕映光,在水裡仰躺著凝視水面就是這般視野,你踢開被單,手腳划動彷彿游水。
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哪。你想起手機裡已經刪除了愛人的簡訊,以防你不定期的在這片汪洋試圖抓住一塊漂浮木時生了藉口。
你還記得那場夢。
偌大的白色空屋裡,你從櫥櫃裡甦醒,撥開空氣中瀰漫的腐朽味,陽光透著蕾絲窗簾在地上花朵綻放,你點燃一根火柴,繞著木桌將它燒了。回到閣樓,你即使聽到樓下劈哩啪啦的斷裂聲卻仍閉眼,周圍炎熱,但你沒有睜開眼,溫暖而擁擠。你不想睜開眼。
這樣陰冷的夜裡,你偎著微光取暖,像是擁著愛人那般。
時光寂然,你聽見走廊對面房門的開啟與咬合,拖著長長的睡意行走,那人一陣咳嗽,彷彿欲滿的水瓶在傾瀉瞬間,流淌而下地濺在薄透的紙,或敲擊或穿透,紙張著用力,將聲響彈射而出,反覆碰撞。
你霎時只覺浪花平息,在這樣無止盡的漆黑裡,有個和你一樣,同在睡眠以外的人,無論他是受任何干擾離開,或即將再度重回那塊更為幽深的疆域,你都感到無比欣喜。那陣突如其來的打擾之後,你回到音樂裡,一切終復平歇,微光依舊。
突然間,手機一陣震動──電力不足。
你的手腳動彈不得,沉的近乎要壓進床裡。望著電力逐漸耗弱,你起先慌張失措,只因總是貼著這方寸大小的金屬盒子生活,而今卻貿然的便要和它道別。充電插座就在床尾,此刻卻顯得如此遙遠。
你看見空間裡的這水即將回歸它應有的黑,而你彷彿末代皇帝在敵人攻進城池前做著垂死掙扎,你就要失去那燭螢光了。你才發現那發光盒子似乎有魔力可以吊著你的眼皮,再如何的疲憊也無法屈你於睡眠。
深海裡,如果一朝燈籠魚再也不願發光了,那些會撲向危險的魚兒該何去何從?如同冬天公園裡的那些雁鴨一樣對結冰湖面的無所適從嗎,你腦中閃過孤獨的念頭,漆黑之中,再沒有明亮能將你喚醒。
你的心與腦隨著手機的電量持續衰竭著。
喀嚓──
什麼都停了,斷了。
你終於如同拔管病人脫離生命掌權者的操控。
而眼睛閉上的瞬間,你知道天──
它就要亮了。
評審評論
李:使用了很多海洋有關的意象,他用這個來比喻了熱衷於3c產品不願意下線的孩子,他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失眠,而他就在講整個的過程。意象跟隱喻都是有設計過的,很引人入勝,我喜歡的是他寫他知道自己為甚麼沒有真正熟睡,因為「前一刻你手指仍攀著峭壁邊緣,而接下來卻是無止盡的墜落」,他描寫的很詳細。像這種進入睡眠的狀態是抽象的,但他都把它寫得很具體,收電子郵件我都沒有想到可以跟捕魚的過程連在一起,整篇都蠻扣著沉迷於網路、電腦、手機的人所遇到的世界,讓他沒有辦法好好地入睡,最後手機沒電也用海洋的比喻串起來,但我覺得他的喻有點太多了。
柯:我也覺得比喻的比重太多了,但是這篇寫的某種孤獨感是我蠻欣賞的,這個孤獨跟這些社群網站都結合在一起,感覺看著什麼,但卻又沒有看著什麼,睡不著疲憊的孤獨,跟海洋連在一起,有點隨波逐流的感覺,你說好像很熱鬧的確很熱鬧,你說很孤單也很孤單,畢竟自己還是一個人。再做一些小小的修整是很好的作品。
鍾:這個作者好像做了一個夢,往海浮沉,就是夜晚的這種孤獨感。他藉由海洋的生物鏈描述整個失眠的情境。但奇特之處後來感覺就化掉了,好像沒有岸邊停靠之處,模糊與精準間的差異是要再去拿捏的。
評選結果
編/李/柯/鍾/計/名
18/01/04/02/07/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