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醫文獎新詩組決審會記實

時間:102.04.27  13:00 – 14:40

評審:羅智成、陳克華、劉峻豪

主持人:賴弘強

 

第一輪入圍名單

 

羅:09, 26, 27, 33, 34, 35, 39, 40

陳:10, 14, 24, 26, 34, 36, 40, 41

劉:07, 14, 24, 26, 31, 33, 40 (未選滿)

 

總評:

 

羅:

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醫文獎的評審,這一方面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沒有安全感。醫學院學生其實跟我以前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喜歡太簡單的美學,喜歡艱澀複雜的美學,所以在表達上特別在現代詩,你可以看到他們在語法上、技巧上、還有在書寫策略上都顯得比較曲折一點點,但其實這也會產生閱讀上的難度

。以前我很自豪我是一個厲害的推理者,很喜歡跟作者在作品中玩鬥智的遊戲,例如說有一些特殊的技巧

、密碼甚麼的,也許我看得出來,但面對醫文獎的作品的時候,我就覺得有很多是連我自己也不太確定的

。而這到底是好是壞,我覺得不太是好事。如果連我這麼愛複雜東西的人都覺得理解上有困難的時候,我覺得別的讀者可能更有困難。這種圈內式的書寫要到甚麼程度,我覺得是可以再討論的。通常我們的評審方式是先把值得細看的擺一邊,不用的就分開,醫文獎相對的值得細看的多了一些。那面對選擇八篇的時候,我就遇到一種狀況是,如果我稍微嚴格一點,可能選到三篇,那我放鬆一點點又可以選到十篇,大約是這種狀況。所以我很好奇另外兩位評審選出來,那重疊性有多少。

 

陳: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來評醫文獎,那比起其他校園的文學獎上,在醫文獎可看到多樣、水準也較高的作品

,這一屆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水準。但也是提醒各位同學,同羅老師所講的,如果用很多醫學專有名詞,因為不是只給懂醫學的人看,所以這方面請特別小心,要嘛你就寫註解,不然就是盡量少用。如果要用名詞表達醫生的感覺,不一定要用醫學生才看得懂的。這次有八篇入圍,也是有同樣的感覺是文學獎也是有宿命的限制,得獎的人不表示一定是最有寫詩潛能的人,因為在評審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是用扣分的方式決定,分數最高也許是代表最無缺點,但同時可能優點也不夠多。評審的結果只是參考,若同學對寫新詩很有興趣的話,請同學不論結果為何還是可以熱情地寫下去。

 

劉:

其實我以前也是被評審的角色,今天終於有機會坐到評審的位置,看看各位的稿件。我還蠻認同羅智成老師講的話,我挑選出寫得好的前三篇之後,後面四五六七八就比較難分出高下。所以我最後是只選了七篇,留一篇是想說留最後一個位置給其他有機會的作品。

我看了這些作品有幾個想法:滿多作品都有說到生活上發生的事比如說學生餐廳的廚餘桶、有些人寫到回家就像是過客一樣、有些人寫到作實驗失敗、大體解剖等等,姑且不論是否有其藝術性質,只要有寫出自己想要寫的東西已經非常值得鼓勵。但是有些作品卻感覺上過度傳承上一輩詩人,例如說余光中、席慕蓉、鄭愁予或是古代唐詩的感覺,但是自己並非生活在那些人當下的氛圍中,所以寫起來令人感覺相當奇怪。例如說:寫出在江南煙雨紛飛,但是讓人懷疑作者是否真的在江南,想要寫出只有江南文士才能寫得出的感覺,但你是否真的對你所寫出來的東西有這個情感?那我寧願你寫出江南style這種比較貼近我們年代的文字可能還會比較貼切。另外詩還是要有它的藝術性,詩並非分段的散文,有些詩會讓人感覺字句分散無重心所在。再來是意象的問題,有些詩可以看出作者下了很多的力,把文字鍛造、製造成意象層層疊疊的感覺,但是本人還是較欣賞有意象,但是還是可以適度留白的作品,這樣可以表現重心所在,也可以看到比較留白的空間。

我覺得詩人是語言的煉金術師,像是核融合一樣把一些基本的原子放在一起,變成一種密度非常高的語言,甚至具有放射性,可以感動讀者,希望作者盡量不要用前人的語言,盡量自己創造出新的語言與意象

,並且為了自己而寫是最重要的,而非為文學獎而寫,名次有無入選均為其次。

 

一票作品

 

編號七、逃亡

 

劉:

我作評審的方法是快速看過一次,看有無一瞬間醒目的句子就挑出來,第二次再看一次把有無遺落的挑出,那這篇是沒有在第一次挑的時候就被選到。有些句子寫得不錯,像是「回頭望向漫天的星座」那段節奏明快,但有些比較卡卡的部分例如:「稍晚,等我們飢餓得能看清黑夜/還有果實,紅的、發光/像蛇毒讓我們蛻下肉體/因此能加快腳步」有點難以理解之間的關聯性或想表達的意涵。這首詩其實有很多很好

的逃亡意象,但是穿鑿了太多的其他意象反而會讓人抓不到關聯性,並且有些錯別字,這部分在文學獎

會讓人嚴重扣分。

 

羅:

逃亡的很多意象其實都相當不錯,但是本來希望逃亡有些象徵事情可以再更清楚一些,可惜並沒有出現。

 

編號九、一隻地鼠對死去飛蛾的憑弔

 

羅:

這是我在前半部的所有作品中看到感覺有比較熱情的在鋪陳、而且對飛蛾的意像精準度高。後面的象徵

,對女子的象徵也很準確,在後面的地鼠、兩性裏頭各有象徵的生物對比準確貼切,語法優美。缺點是有些句子稍微不順暢,但是對表達詩體上有展現出來,所以我就投了這首。

 

陳:

這首詩其實是從一首禪詩: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裡面所發展出來的。但是作者沒有把禪詩中博愛的精神在作品中清楚的點明,頂多講到解剖課,如第三段最後:「平躺成一袋未縫合的肝腸寸斷/數十隻肉身坦蕩交錯」可以知道他想表達的,但如果他想藉由解剖課表達這種仁民愛物的胸懷,那這首詩基本上失控的地方就會有點太多了,所以我沒有選它。

 

劉:

這首我在第一輪原本是有選到,但是後來還是沒有。第一個是他詩的方向不太明確,感覺有點在飄,字句不錯但是看不到很大的力量。

 

編號十、平行天空

 

陳:

驚訝其他兩位評審沒選,這首詩很長,通常長詩看破手腳的機會就越多。看標題好像在講有點科幻物理的概念,一開始的鋪排有趣,「你說:要有光/我便把身上最星微的餘燼 給你/去照亮一個沒有蟬噪的夏天」這種鋪排不錯,又用圖像詩,以括號作為布幕的拉起與放下,作為一種皺褶,這是圖像詩有趣的設計

。我覺得最好的地方在於第二頁的:「所以寫了首詩給你/又愁你沒有時間讀它/索性在裡頭塞了自己的十八分鐘一起寄出去//你用隨信附上的十八分鐘向別人換來首詩/而拿我的詩去抵押了十八分鐘//於是你有十八分鐘去讀一首詩了 也好」這大概是這次所有作品裏頭算是很有趣的一個設計段落,很有科幻小說的趣味,可能感覺很無俚頭,十八分鐘換詩抵押十八分鐘這種概念感覺是多餘的,但是整個觀念上的設計是有趣的,這部份給作者加了很多分,這是科幻設計性很強的一首詩。在此也給作者一個建議,在第二頁的引用的部分「不曉得每個人一生中,願不願意留十八分鐘給一首詩」後方寫了一個「蔣勳」,應該要擺在註解的部分,在詩的末尾寫個「註」就可以了。

 

劉:

這首我也是第一輪有入選但是後來還是沒有。誠如剛剛老師所說,前面雖有「你說:要有光/我便把身上最星微的餘燼 給你/去照亮一個沒有蟬噪的夏天」這麼好的句子,但是後面卻有蔣勳的名字的部分就打了折扣,而且後面的感覺就比較凌亂,因此之後並沒有入選。

 

羅:

符號的使用我覺得只有直排的時候可以這樣使用,而在圖像使用上有些太牽強。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是表達上太可被預測,是比較失敗的地方。另外一處把蔣勳的話帶出來,此處又成為比較明顯的敗筆。其實在寫詩的方面要創造述說者的可信度和可被信賴度,作者挑選的事情會倒過來建構出作者在哪個位置上看事情,若由蔣勳的話來建構,即是代表全盤接受蔣勳的觀點位置看事情,這樣對重視原創的人而言此詩的可信度就會降低。

 

編號二十七、未乾的足跡

 

羅:

我喜歡的是他的書寫策略,在之前是用一個微小的蛾類的足跡,視為是心情記憶的象徵,但是之後又拉到很大的場景裡,用宇宙、創世紀的方面襯托對小事物的一種關注。內心的情緒穿透和聚焦的感覺很強烈,算是熟練的創作者才會有這種書寫的創作技巧。

 

編號三十一、逐流轉移

 

劉:

作者較熟練,有在浸淫文藝方面,句子用字遣詞感覺蠻緊密的。但是敗筆是原本想講反抗汙染、資本主義的立場,可是把思想講得太過白話,平鋪直敘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曲折、耐人尋味的方式去表達,後面的主流非主流之辯證,辯證的部分感覺沒有詩意。雖然有入選但是放在比較後面的名次。

 

補充:終點的哨音這部分的合理性令人感到奇怪,因為比賽的哨音通常是在起點時響起,讓我有點百思不解

 

羅:

企圖心也很大,在此詩從事思考的工作,北城指的應該是台北,對地價的敏感度等等也很關心,主流、支流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問題是用太多觀念性的語言和抽象的語言,缺少情感性的停留,看起來有點像觀念演算的程式,有著勤快的推理思考,詩的感受反而被推擠掉了。第二部分稍微好一些,但又太過解釋,主流支流可被預測到,最後的感覺像是運算出來的東西而非以情感去鋪陳的作品。

 

陳:

此詩在讀到利基的時候我大概就知道想講的是什麼,想要居住台北城市像是癌細胞順著血流轉移尋找利基的地方停下形成另一個腫瘤,以這種意象重疊和呼應表示想在台北找到棲身之地,但是這部分表達的非常不清楚也不精確所以沒有選。

 

編號三十五、眼球觀測

 

羅:

這首詩是我非常前面的作品,是高手才會寫的手筆。眼球觀測沒有透過比較醫學的語言,反而運用神話文學天文學種種的想像。最主要講到眼睛對眼睛的時候是雙向的舉動,可以觀察到彼此留下的意象或痕跡

,這部分非常好,還要再跟大家拉票一下。

 

劉:

此詩一開始有選,大概是比較高年級寫的。寫得不錯可是力量比較像是在美化詩意化,反而中心思想找不到。

 

陳:

一開始看起來很好,但是後來再看還是有很多曖昧不清、失控、無法自圓其說的句子與意象,比如說Iris是鳶尾花,這樣的註記非常奇怪,因為英文用Iris,但是作品中並沒有出現英文的字。把此字代入虹膜,在詩上又很難成立,這首詩有它很好的設計與企圖,但是在完成度上有問題,所以我還是在很不捨的情況下把它抽掉。

 

編號三十六、旅行筆記

 

陳:

我對於主詩式的作品有偏好,此詩可看出作者對新詩的寫作是熟悉的,閱讀有一定功力,所以能把旅行所有的意象用成主詩,之間又有會意的地方連接起來,我覺得蠻好的。但是看得出有詩壇前輩之痕跡,比如說在「歸程」裡的:「那些縱橫的足印已寫滿/你的前世、我的今生」但整體而言,氛圍營造成功,並且一貫而無跳tone或失守,算是持平的作品,但是分數比較偏低。

 

劉:

有些地方短短的意象感覺很精準,然而「那些縱橫的足印已寫滿/你的前世、我的今生」那裏就讓人有瓊瑤的感覺。意象一開始是夜宿,和旅行不太有相關,而且段和段之間比較沒有連貫性,沒有傳達比較大的一種力量。

 

羅:

這首詩不錯,有看到作者善用主詩的優點,但是沒有抓到短詩的要點。短詩要做的好就是要「尖有刺」

,尖銳的部分可以透過設想、機智、surprising ending、意象或是很強的情感,如果不使用那就會失去能量。「車站的空曠/喘息如廢鐵」就讓我記得比較清楚,但是像是「今日的沉悶正適宜/對窗」和「耐不住性子/那些透明的思想」這部分作為短詩的感覺能量就沒有發散出來。

 

編號三十九、諾亞方舟

 

羅:

前面有點亂,但是後面的細節處理較好、意象精準,有影片感栩栩如生。我只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我突然害怕這場恐怖攻擊更甚於龐貝古城」,恐怖攻擊的話,龐貝古城應該要改成另外一種形而上的「維蘇威火山」。不過整個來講,這首詩充滿了陳述和鋪張的熱情創作,有其感染力。

 

編號四十一、原子能為和平服務

 

陳:

作品有趣,比較成熟,跳出學生的角度和心態做成的作品。這首詩是在諷刺人類在使用核能、原子能等等的,他用一個嘲諷、揶揄,甚至是抗議的形式來寫,這在新詩裡頭也算是很不容易寫的角度。新詩可以寫的很抒情、可以寫的很抽象,但是用現實層面寫的揶揄或是控訴,很容易就會失於詩詞的直接或是詩味不足,但是他的第一段讓人覺得很有趣:「出廠後一概/不須售後服務」反映出可能像是核能電廠的人有這樣的心態,然後反對核能的人情緒也變成商品操弄,這個作者算是以超脫的心態來做人類是否繼續使用核能之反省,可惜後面有許多失準的部分:「行道樹/依然處在布洛卡損傷中/好厭煩到處都是美女/肥胖成了傳說」、「本周膚色已換了三種/沒有修不好的器官/也沒有不能客製的情人」這裡講的已經不是原子能而是整個科技為人類的慾望服務,我是覺得有些偏掉。但就這次的作品裡面,作者比較不是以醫學院為中心之心態來創作,眼界比其他的作者高,所以得到較高的分數。

 

劉:

猶豫是否要列入第一組入選,但是後來還是沒有選入。一二段的部份都還不錯,第三段所講的是現代科技的進步、肥胖、膚色,習慣當成一種商品等等,而且這”南子”好像是錯字。到後段已經失準,原子能的焦點也已經不見了。

 

羅:

這首詩的信息語法和意象都有點亂,裡面使用了「魯本斯」的意象讓人乍看之下很厲害,但是後面突然跑到了三藏西遊的部分,意象什麼樣子都有。其實寫詩時應該透過文字布置成情境,透過一致的意象,準確度高,才能抓住讀者情緒。但是此篇用的意象太過繁雜,像這首詩帶了點科幻或未來的感受,突然來句古詩會讓讀者像突然絆到了一塊石頭。此詩的缺點就是在剪裁和處理意象的方面,沒有取捨的很好,太多的東西反而會互相干擾。

 

兩票作品

 

編號十四、開始

 

陳:

這首詩我的分數給的蠻高的,文學不一定是哲學的戲劇化,但作者探討的是宇宙這類很大的東西,他在探究生命宇宙等等的開始。一開始是用了一個很危險的作法開頭「你來自哪裡?/你叫什麼名字?」這樣的開頭太平鋪直敘,感覺沒有詩味,但是讀下來才發現這作者其實有著敏銳深思的心,他用詩的手法來做天問這樣的抒發:「我只想擁抱/此生最重要的暗示」、「你的銀河也有碼頭嗎?/你的聊天室我是哪一個光點?」像是在跟時空光年之外的靈魂對話一般,把宇宙變成像劇場一樣:「終於觀眾都就了定位/月亮坐好,太陽坐好/而時間剛好不在座位上/這失眠的戲院/等風一來/萬物就有你的瀏海」這樣的詩句提供給讀者想像力的發散性是很強的。結尾也結得不錯「你思想,你動身奔跑/一萬顆流星擦亮感情線」雖然有一點點模糊與渙散,但是這是對於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個大哉問,雖然讀起來還不夠過癮,也有一些地方是充滿著模糊的解釋或是奇異性的想像,但是這篇作品給我很深的感動:「就讓我繼續探問/清晨的切口/抹上了新鮮奶油/我還要解釋什麼呢?」作者用了很哲學式的語言,類似遊戲的鋪排,但是他也給人一個很確定的線索來導致一個清晰思路的答案,過程可以感受到靈光四處的閃爍,在這過程當中會使我被深深的吸引。看起來似無答案的詩句其實裡面就帶有著很明確的解答了。在這些過程當中會感覺被勾到、被挑起、被暗示,這首詩做得蠻好的。

 

劉:

這首詩在第一輪有被我選到,在第二輪的篩選裡面就直接是第一名。我會習慣把好的句子畫起來,結果這篇幾乎整篇都是橘色的。這首作品乍看之下句子沒有很厲害、也沒有太大的壓迫感,很像是日常生活的用句,但我覺得作者是高手:要寫出文句簡單乾淨,但是讀起來又有餘韻的作品是非常難的,比整篇意象堆砌的作品還要來的難。第一段就很不錯:「這宇宙已經裝滿了/遙不可及的迷信/而且無聊,此刻/我只想擁抱/此生最重要的暗示」他雖然主題是開始,但是內文中幾乎沒有提到任何一個開始,然而第二段「清晨的切口」,清晨是一個開始,抹上青春的奶油,這種開始就已經給人一種非常美好清爽的感覺了。

我覺得第三段有失準,雖然文字也不錯:「……月亮坐好,太陽坐好/而時間剛好不在座位上/這失眠的戲院/等風一來/萬物就有你的瀏海」這裡其實讓人有點抓不到重點,就是瀏海想要表達的意思。還好的四段就回到水準:「有些秘密還不敢告訴你/(那些尚未綻放的/也作了同樣的夢)/有些感情像遲遲不來的末日/再靠近一點/就真的要一無所有了」這樣要把它解釋成情詩也可以,也可以是對某人的對話,至於某人也可以是指一個巨大的哲學想像也好,還是不敢告白的人這樣子,「感情像遲遲不來的末日/再靠近一點/就真的要一無所有了」也可以是某一種層面的開始,這像是開始之前的猶豫,作者把這種心境掌握的非常好。結尾很美,整首詩讀起來很舒服,除了第三段以外沒有甚麼特別的缺點,所以我直接給了最高分。

 

羅:

雖然這首詩我也覺得滿喜歡的,但是還是有著一些小敗筆,這首詩最大好處是詩意很足、很濃,算是這次作品裡最接近詩人情懷之作品。「等風一來/萬物就有你的瀏海」這部分雖然我還是沒讀懂,但是蠻驚豔的。我覺得這首詩的開始是想表達一種呼之欲出的感情,而抵達的一種臨界點,再靠近一點就要接近爆發

,這個爆發可能會帶來厄運,而他也無悔這樣。建議是有幾個字眼要修改,例如「我只想擁抱/此生最重要的暗示」這段出來太快,我甚至覺得「此生」這類的字眼要少用,例如用「此刻」代替,其實意思不會差到太多,發言者之可信賴度就是在這個微小的差異中發生;「(那些尚未綻放的/也作了同樣的夢)」這句的必要性似乎沒有到那麼的高,作者情感的形象到最後這一句反而跑太多且重複。但是這一首詩是有可以進到最後決選的實力的。

 

編號二十四、沖積平原

 

劉:

這首詩是我的前三名,第一段讓我覺得滿驚豔的,「單車迂迴了整個小鎮一直/到鄉野已貼近鼻尖那樣的/距離,只剩/一座河堤的高度/讓記憶和秘密負責 跨越」這樣的句子雖然沒有龐大的意象,但是很有畫面。小小缺點是:混用國台語有點卡卡的,另外「在尖銳刻骨的雨季持續之時」這一句的成語出現讓人

感到有些不順與浮濫,整個詩意就沒了。後面有些句子不錯例如:「疼痛時常較光亮為/更好的剖析者你承認」、「我們背對太陽,瞭解彩虹不過/是水光之間的曲折」蠻有哲學意味,能誘發別人的思考,這首詩讓人感覺很有深度,我給他前三名。

 

這首詩我也有選,提詞有點模糊,這首詩所講的可能是回到童年的故鄉,或是回到田園生活裡之感懷。第一段其實就把詩拉到了一個高度,第三段有些敗筆,讓人不太了解他的用意是什麼。可是整個氛圍的鋪陳意象的銜接,到最後的「另一個明亮的夢正在形成」,這樣感受像是飽經滄桑的心靈在一個回歸田園的一種心態,平靜充滿希望的一種表達。雖然刻意的把台語寫在詩裡,其實就技巧上算成熟、有設計的一首詩。

 

 

羅:

打了一個問號,我覺得他是意象經營最成功但是語法策略最失敗的作品,他的熟練度沒有問題,有著最鮮明電影般的畫面。但在語言策略上我無法理解他的用意,如果把詩唸出來時就會把本來的嚴肅性給破壞掉了,詩作應該是有能力把讀者拉到深沉的情感中,這裡頭就不能有敗筆讓讀者驚醒。在這首詩中為什麼要創造唐突,是為了凸顯語言樂趣問題?還是要讓鄉土原音重現?這些預測效果都可以用別種方式達到,雖然文白夾雜、國台夾雜也是有不少人這麼做,但是在使用上他卻用了相當怪異的方式去呈現,所以如果同意他是否就代表肯定他對語法的實驗?我仍然在考慮當中。

 

編號三十三、城市裡有雨的夜晚

 

劉:

這首詩整體而言沒有非常吸引我,沒有在我的前三名裡面,也有些比較失敗之處例如太白話或是太像歌詞,但是有些句子很亮眼:「趁著夜雨還沒停息/為天空的顏色選擇濃淡/撐起傘,打開適當的冷漠/可以碰撞,卻不允許刺破街景」這一句很有畫面,傘打開就是一個圓,越過這個圓是為了和彼此對談、雨天撐傘這個意象很符合後面的碰撞,每個人都維持一個圓一個距離,圓代表著人之間的距離感;收尾「此刻,請不要吵醒星星/它們還在作一場寧靜而潮溼的夢」收得還不錯。我覺得這首詩的缺點是有點太白話了,但是程度在作品中還算中等,所以有入選。

 

羅:

我大概有四五首詩是在類似這樣的感覺裡頭的,但這首詩基本上是不錯的。有時詩意象太多密度太高的時候會干擾讀者的閱讀節奏,讀者透過作者的文字跟語法,在閱讀時會配合語句調整節奏,有些人節奏沒有形成,一下太明一下太暗,讀的不順,而這篇是有節奏感意識的作者才能做出來的作品,帶有一點音樂性。不管在長短還是遣詞用字上都非常能夠掌握節奏,但是其中使用複沓(趁著)的音樂性意象其實不足以需要重複,這樣反而太刻意。但是整體來講是很優美的一首詩。

 

陳:

這首詩我本來是有選,但是我覺得這首詩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真正的「鉤子」:這首詩到底要說什麼、它的感動、訴求是什麼,作者都沒有說明。雖然有好的鋪陳,但是一首詩的重量暗流和底層的洶湧他也都沒有,讀到後來會覺得這首詩背後的重量不足而有形式表現的作品。

 

編號三十四、眼淚:

 

陳:

這首詩是我在最後拉進名單的,因為有一個蠻有趣的點、鉤子:一開始這首詩感覺滿散的,他的意象、語句、段落像一盤散沙,沒有內在邏輯或主線把它串起,但是仔細讀發現使用指甲的意象,甚為特別。「然後,練習被淡忘的時候/先剪完指甲。」這裡用了很好的意象:指甲是可以串聯靈魂的鱗片的感覺

,這是很好的一個「鉤子」,可以串起整首詩。很可惜的是到後來有點失控,例如:「(十一種風向在一種/體味中,就不再顯得冷漠……)」為什麼是十一種風向?作者並沒有交代。「然後,你已經哭過。」這個結尾有點surprising但是又不夠強勁。然而我還是很喜歡詩句裡面「練習牽掛的時候」、「練習被淡忘的

時候」一直把指甲、鱗片、魚販等等把海洋的意象類似意識流小說的方法表達,看似浮光掠影意象的鋪排,可是其實有內在深厚的感情在裏頭。讓人感覺作者很像精熟意識流寫法,才能寫得出這樣的一首應該是在談感情的佳作。

 

羅:

這首詩我其實想了很久,它有些很漂亮的地方,要不是這位作者的陰性特質很強,就是他非常的細膩。連指甲這樣的事物都可以精準表達了情感上的波折,很厲害。魚的鱗片、魚販、括號裡面代表潮間帶等的意象,代表著短暫、重複的情境,處理得很好。可惜在順暢方面,例如「看指甲透明、靜謐地流/像堅持在軟弱中/仍保留一串靈魂的鱗片……」和「他們曾歸屬一種膚色。/腳踝。同一種海的遊戲。光。/纏繞。一種時間。同一種/最後翻覆的時間。」本身是兩種不同的節奏感同時在進行,雖然會有些衝突但也可能是對位的一種樂趣所在。這首詩本身有著很濃密的情感和詩意的表達,會讓我很難去割捨掉,是相當優美的審美經驗。

 

三票作品:

 

編號二十六、銀河系中心的大棒球場

 

劉:

這首詩的標題給人感覺就很科幻,裡面的某些詞彙如星球、幽靈、光年鐘、文明等會讓人感覺有羅智成老師的feel?此詩的主題滿新奇的,但是他的意象有些讓人無法理解:既然是大棒球場,那應該多一些棒球之類的意象,其實一開始有,但是到中間之後棒球的意象就消失了;「彼時虛無俯身/但床頭有燈/火箭般穿過深眠的雲層──/──帶上走廊的門。」感覺上是夜晚睡覺的時刻,但是棒球場的觀點卻會不知道在哪裡,不過這幾句其實滿不錯的。最後「而此刻四方的夜傾倒向我們/我聽見呼聲,遠隔大半銀河/投手瞥見一盞燈在另一對靈魂。」這一部份的結尾應該要是意象收回來的作法,他並沒有收得很好,投手瞥見一盞燈有點奇怪,跟棒球場又搭不太起來。雖然有很多讓人眼睛一亮的語句,但是整體而言評分沒有很高。

 

陳:

這首詩評分一般,最大的問題是這首詩像是熟讀了羅智成老師光之書後的作品,這複製的當中沒有把自己該有的獨特性傳達出來,特別是後半段以後和棒球場脫離關係,也是很大的問題。

 

羅:

這首詩也表示就算是三票也不代表優勢明顯。剛剛兩位老師說看起來像是有羅智成的風格,但是我自己也不太會用棒球場的意象,對我而言太熟悉了,除非我能幫他找出不同的牽連,不過這首詩的主題當初也是代表著比較高飛、狂野的想像。這首詩在一開始的意象就震撼到別人,但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最好的一句話就是題目這一句,因為後來的訊息並沒有完全支持這樣的意象。這麼大的開頭與意象到底存在著什麼東西,我非常喜歡玩意象,其實對於這首詩要做出好的意象有三種方法:

一、意象的構面透過很大的訊息證明它的存在,他會成為一種象徵,但是變成一種象徵之後就會產生一種多益化,意思是說意象得到了一種漂亮直接的感覺,但是會引燃了後面更多深層的訊息呼之欲出,這是最厲害的。

二、第二種的意象會是透過精準直接的場景讓故事發生,但這首詩裏頭可能用在第二段:「你說今晚,本來/該是這個冬天最後的比賽/該認真如床邊故事般」但這樣的故事其實用不到銀河系的大棒球場,所以雖然使用球場但是故事沒有必要發生在這裡。

三、第三種是意象建構出一個情境,透過字眼和腦海裡的畫面可以完整,但是僅停留在一個表象的故事裡,像是這首詩讓人感到創作者本身給人最棒的地方是,有種巨大的、在銀河系中央,有一個棒球場,我們聽到觀眾歡呼的潮水般從四方湧來,但是事實上這只是個出發點,作者並沒有從這個意象往前繼續走

出去,甚是可惜。

 

編號四十、逆旅

 

劉:

這首詩也是我心目中的前三名,我覺得看起來文字疊得非常密,很明顯看出作者使用文字的精熟度是老手,裡面講到很多滿有指向性的,比如說關於臉盆牙刷的問題、繭居的問題、轉捷運紅橙藍綠等,所講的是城市裡年輕人或高中生或大學生的一種鬱悶或迷惘,一直在問所追求為何,是否要加入的「他們」可能代表的是主流社會對主述者的期待,最後還是應該要順從自己的志向跟現實妥協等等,整篇跟主旨環環相扣。有些地方寫得還不錯:「藉以變亂眾人的言語/玻璃旋轉門那樣透明,門內安靜/如果那時早有細瑣的噪音?」,結尾也很好:「不帶行李/即使過客,不讓光陰拎走自己。」有些地方怪怪的是,例如為什麼「鐵皮」會隆起,應該要有比較清楚的解釋,不過大體來講這首詩的失誤算是非常少的。

(後補充)

因為我一開始會覺得像是與未來溝通,劇團、市集、實驗室這很像是在未來身為的角色,這樣子解釋的話,對他是放在整首詩裡面的訊息也可以理解了。

 

陳:

這首我也選了不過沒有太高分。取名為逆旅本來就是很討巧的取法,很好發揮。有些地方很不錯,例如:「一座金色的巴別塔,藉以變亂眾人的言語/玻璃旋轉門那樣透明,門內安靜/如果那時早有細瑣的噪音?」可是第一段的最後「該與父親共乘/二手計程車」這一句有一點怪,「日日抵達一坪隆起的鐵皮」這一坪鐵皮可以具體的講不然很怪。「你將無鼾入夢,扮演一位溫馴的司機。」一位溫馴的司機,最大的困惑是這個「你」是什麼,是情人,或是根本就是自己?後面「給劇團的你,市集的你,實驗室」三個不同的職業與暗示,彼此並沒有必然的連貫性,這樣反而在閱讀上造成負擔與障礙,所以雖然有佳句可惜還是

有點失控。「即使過客,不讓光陰拎走自己。」等佳句的確很棒,不過整體上有一些問題存在。

 

羅:

這首詩我充滿著奇怪的敬意,因為他有一種要呼之欲出的感覺,這首詩前面像在講逆旅,但後面看起來又像動員令。很像是北上的學生各自居住彼此分散,但是最後又為了同樣的一個事情而「靜坐、跪地、收拾/白色的蛋殼與黑色的標語」;如果做這樣的理解這首詩的厚度會比較夠一點。但是有些地方在比重上沒有抓得很好,例如從高三開始提、和是否一定要提和父親共乘的事情…也許可以,但是感覺上整首詩花太多力氣去隱藏信息,在比重上又有一點怪異,畢竟用了快兩段,第三段才鮮明傳達訊息,不過這首詩的語言漂亮,節奏感很好,充滿雄辯的氛圍,如果照這樣寫應該是很厲害的動員詩,但是我大概也只能這樣子來假設他。這首詩我帶著很高的敬意。

 

第二輪投票結果

 

編/羅/陳/劉/計/名

09/03/00/00/03/8

14/04/06/06/16/1

24/01/03/05/09/3

26/02/01/01/04/6

33/00/00/03/03/8

34/00/05/00/05/5

35/06/00/00/06/4

36/00/00/02/02/10

40/05/02/04/11/2

41/00/04/00/04/6

 

得獎結果

 

首獎(一名)

14 開始                                      台大醫學二  林元培

 

評審獎(二名)

24 沖積平原                               國防醫學三  石佳禾

40 逆旅                                      中國中醫七  許皓甯

 

佳作(四名)

26 在銀河系中心的大棒球場      王文青

34  眼淚>                                 醒零

35 眼球觀測                               輔大醫學六  曾愷悌

41 原子能為和平服務                    高醫後醫二  陳信源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