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山中緣 2010原聲建中成長營

文/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 凃菁芬

原聲合唱團是一個由南投布農部落小孩子們組成的合唱團,他們的音樂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原聲建中成長營便是帶著這群唱歌的天使們練習合唱,輔以生物、英文、數學等等的學科課程以及團康活動。

初次與原聲合唱團的孩子們見面,便覺得他們比想像中的還要不怕生,起初還煩惱著我們小隊輔要如何與這些孩子們「破冰」,如何打破沉默,拉近彼此的距離,結果發現這一切擔憂都是多餘的,因為小朋友們可愛童真的天性簡直就是化解人與人初次相遇時尷尬氛圍的最佳利器,一個個小小的腦袋裡不知道蘊藏了多少古靈精怪的妙點子。芳儒才剛認識我不久就親暱的要求我揹她,總愛黏在我身邊拿著相機玩自拍;憓婷喜歡在紙上隨興畫出心中想像的小人物,並編上有趣的對話,再興致勃勃的和我分享屬於她的童話故事……,這些孩子只需要一張紙和一隻筆,透過隨手塗鴉,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就立即嶄露無遺呢!

牽著他們的小手,從簡單的對話開始,一步步認識每個孩子,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和故事,憓婷告訴我她6歲就能夠自己煮飯了,她告訴我最喜歡吃的菜是地瓜菜,還說「煮菜很簡單啊,就鹽啊調味料啊什麼加一加就可以了!」生長在部落的孩子,竟是如此獨立能幹得令我心疼。
用心聽他們說話,那是一顆心和一顆心之間的對話,要有耐心,因為他們對於周遭大自然環境的覺察與領悟,相對於我們而言竟是如此的敏感,總是能精準地發現隱身在一叢叢雜草間的小昆蟲,不時帶給我陣陣驚喜,如同憲宇學長所言,抱持著誠心和好奇心,讓小朋友帶著我們進入他們的世界,便會發現那是一個如此有趣迷人又令人沉醉的世界。

看孩子們唱歌,是一種享受。佩服馬校長總是能用孩子們的語言,透過生動的比喻,讓每個孩子能輕易了解如何詮釋每首歌,如何唱出打動人心的音樂,「唱歌要唱成一條線,不是點;像河流起起伏伏一樣,不要像打字機一點一點的!聽、懂、嗎?」「聽、懂、了!」逗趣的一問一答間,可以深切感受到馬校長與孩子們之間的絕佳默契和深厚感情,也難怪待在原聲的每個孩子都是喜歡唱歌的。

孩子們偶爾蹦出的幾句童言童語,美妙如同歌聲,芳儒悄悄告訴我:「我喜歡來原聲唱歌,因為馬校長會逗我開心。」小臉蛋上滿足燦爛的笑容,有如清晨綻放的花朵般美麗。
在馬校長的合唱課堂上,音樂像魔法一般,讓每個孩子都靜定下來了,這與其他教室活動中活蹦亂跳頑皮的模樣截然不同,每張專注唱歌的臉,都像天使一樣,那是一種虔誠,對音樂的虔誠吧。
每次練唱完,馬校長總會花一點時間陪孩子們聊聊天,關心他們最近的生活、學習和心情狀態,傳達一些良好的生活態度給孩子們。我想對原聲的孩子而言,合唱應不僅是單純的唱歌,其實也是一種心靈上的陪伴,更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帶領著每個孩子們學習堅持、負責、認真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

才藝晚會上,我擔任旁白,唸著完全未經修改潤飾,由憓婷和史庭合力撰寫而成的「純天然」劇本,帶著這群孩子一同演出這齣稀奇古怪的有趣故事,害羞的以勒平常總是睜著大眼睛,不太愛回答我的問話,但當晚輪到他上場時,他稍顯靦腆的甩著頭咯咯笑背出了台詞,可愛的模樣簡直迷倒了在場的所有隊輔們!他們的天真樂觀總是能輕易消除所有的冷漠、猜疑和隔閡,感染週遭的每一顆心,帶來無比的喜悅。待在這群孩子們身邊,感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如此微小,心與心幾乎緊緊相連在一起,快樂,竟是如此的容易,和原聲孩子們相處,我發現自己變得更開朗了。

短短五天很快就過去了,閉幕式時,第一小隊的每個孩子都躲在桌子底下哭紅著雙眼低聲啜泣,年紀最大的凱文,平常和我的話不多,就連十分鐘的下課時間也不願待在我們身邊,顧著自己抱著籃球往操場上跑,這時也見他把頭埋在雙手中靜靜拭淚,身為他們的小隊輔,此時才更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和這群孩子們間相依相偎的情感連結。

思考著阿貫老師在抵達東埔第一天講習課曾告訴我們的話:「你們對這群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要做他們的榜樣!」與其說是做為他們的榜樣,其實,在這群孩子身上我學習到更多,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知足惜福」,這點從用餐中就能深刻地領悟,五天相處中從未聽他們抱怨食物不合胃口、也不太挑食,幾乎每餐都把飯菜吃光不浪費,這一點比我所見過的都市孩子惜福許多。

回到盛夏台北後,一個靜謐的午後,接到第一小隊的寶貝們偷偷為我們錄製的「驚喜」,看著陽光下每張笑臉是如此燦爛,晃動的影像中,每個可愛熟悉的身影都讓我更加想念在山中那單純美好的日子,心口溫熱著,感動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會將小朋友們送給我們的每一句話珍藏在記憶裡,銘刻在心中。2010年原聲建中成長營,我所獲得的遠遠超過所付出的,能與原聲小朋友結緣,真是我莫大的福氣。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