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恐慌,濺血感染?! 錯植人亡?!
中國中醫 張孟琪 楊雅齡
愛滋病(AIDS),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感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症候群,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而這種症候群可透過直接接觸黏膜組織的口腔、生殖器、肛門等或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而傳染,因此各種性行為、輸血、共用針頭、毒品的靜脈注射都是已知的傳染途徑,而懷孕的母體亦可藉由胎盤或胎兒出生後的哺育動作傳染給新生兒。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愛滋傳染途徑,以及用正確觀念對待愛滋人,不歧視、不冷漠。而唯有性行為、輸血、共用針頭、體液的交換,才有感染愛滋的可能,舉凡握手、擁抱、親吻皆不會造成感染,更遑論共處一室。但直至今日,世人仍對這不治之症有著莫大的恐懼,用盡一切辦法遠離、甚至隔離愛滋人。
前陣子2011/8/11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一名懷孕的女醫師聽到呼叫,前往支援為病患插管急救,她赤手、挽袖插管時,患者噴血,旁邊四名醫護人員卻連忙退後,事後才告知女醫師,病患是愛滋患者,女醫師情緒潰堤,還至精神科諮商。
即使是從事醫療行業的醫師,都難以弭平對愛滋的恐懼,面對平日即在操作的插管動作,卻因為病人病情特殊,而多了一層心理以及生理的防護罩,少了這兩層防護罩的女醫師更在得知情況後,情緒崩潰,隔日即剪去長髮,回家後也不敢再擁抱自己的大女兒,但我們都很清楚,女醫師被濺血的手上若無傷口,是不會造成感染的,但這層對愛滋恐懼的牆卻根深蒂固的崩壞了女醫師的心理健康。另外4名醫護人員事後雖無懲處,但卻遭人撻伐,醫師誓詞中有「要對同僚有愛護之心」,知情不說「不違法令,但似有違背倫理。」
這層對愛滋的恐懼,似乎從各行蔓延到各業,從小孩延燒到大人。
隔了兩周,2011/8/24發生了另一起嚴重的醫療疏失,台灣醫院龍頭台大醫院,由於人為疏失意外移植了愛滋器官於四名病患體內,成大醫院亦移植了一名。一名年約39歲的中年男子於23號晚間墬樓身亡,母親在不知情兒子為愛滋病患的狀況下簽署了器捐同意書,而台大醫院未經SOP標準程序檢驗捐贈者血液狀況,以口頭轉述代替了電腦檢驗書面報告,因而造成一連串離譜的過失。
然而,合法移植愛滋器官在南非早已行之有年,由於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數量過於龐大,常常一等就是十年半載,許多人為了求生存,願意讓愛滋器官移植到自己體內,至少可以享受有缺陷但來日無多的生命,當然,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南非的愛滋感率很高,要等到一個健全的器官可能比直接升天還難。
但台灣是這樣嗎?!縱使近年來台灣感染愛滋的人數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相較於其他低程度開發國家,台灣已屬於享譽國際的高醫療水準國家,移植愛滋器官是否有其必要? 但「一臟難求」的情況在台灣亦是相當普遍的,使愛滋器官合法移植,讓病危的病患有另一絲生命的契機,這是否不失為讓社會大眾再次接納愛滋人的另一佳音?
愛滋不可怕,的確它是不治之症,但即便是人人都害怕的愛滋器官,有一天卻也可以成為很多人另一道生命的軌跡,眼前的妳(你),是否該敞開心胸落實對愛滋的零歧視了呢?
參考資料: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682637/IssueID/20110921
聯合報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009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