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傘頂洲行

文/ 台北醫學大學二年級 林洋正

      3    1

如果說,繁忙的生活是冰冷的巨大機械,拉開人與人的距離,使彼此冷漠而疏遠。那麼踏上旅程,便是想找回人相處之間的溫情吧。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報名了行政院青輔會的「遊學台灣」:移動沙洲國度─外傘頂洲搶灘活動。希望能對生長的土地多些認識。外傘頂洲是位於雲林、嘉義外海的沙洲,外型如一把張開的大傘,屏障西南沿岸免於外浪侵蝕,孕育台灣沿岸豐富的潮間生態與漁業資源。過去從雲林外海逐漸往嘉義漂移,又被稱為移動國度。

清晨天還未亮,便搭乘火車南下。看著窗外景色漸漸由灰轉綠,高聳大樓慢慢傾倒,長出綠色水田,雞鴨冒出頭在田野間出沒;我們已逐漸遠離熟悉的家鄉,即將進入嶄新的世界。來到集合地點斗南車站,許多未來的好伙伴已經到了,經過簡短的自我介紹與團康活動,逐漸熟悉來自各地的隊友。當地的純樸民風、飽滿的熱情,讓我們卸下死板的面具,敞開心胸融入這大家庭。

主辦單位以包地瓜湯圓歡迎我們的到來。熱情的伯伯阿姨,儘管不善辭賦,以不太流利的國語,混雜著台語方言介紹植物園中各類藥草,諸如薄荷、香茅等。自己揉的湯圓灑上自摘的薄荷粉末,吃來特別有滋味!吃飽後來到北港朝天宮,逛逛廟口攤販、看巨大媽祖像、吃蝦餅、看古早戲院。戲院擺放著古時候出嫁用的花轎子及直徑兩公尺的大喜餅。古代新娘坐在狹小的花轎中,搖阿搖的,即將與夫君初次見面,轎中女兒待嫁心是怎樣的心情呢?現代講求自由戀愛的我們,恐怕只能憑物揣摩當時的心情吧。

晚上原定的控窯烤蕃薯,因雨取消,改在涼亭下烤BBQ。啃著香噴噴的烤玉米,我們經歷了半夜十點半的營火晚會,分享第一天心得外,同時討論如何促進當地觀光,提供一些的想法。累了一天,回到落腳的小木屋,在芬多精的包圍中安然入眠。

第二日,便迫不及待換上主辦單位贈送─印有「土豆伯」的黃色POLO衫,穿在身上,感覺跟雲林這片土地更親近了些。今天我們將前往外傘頂洲,將從東石漁港坐船出發,經約一小時航行時間到達,沿途可飽覽近海自然特色,包括魚塭、竹筏與竹篙寮等,還能在船上品嚐現剖鮮蚵仔。由於沙洲沿岸較淺,即使平底的觀光漁船也無法完全靠岸。想要登陸,唯有徒步搶灘。

光著腳ㄚ踩在柔軟的沙灘上,浸泡於海水中的沙,柔軟而富有彈性,彷彿初生嬰孩的肌膚般柔嫩富有彈性,沁涼透澈的海水撫過腳肌膚,享受踏浪的愜意與自在。海風涼爽夾帶大海特有鹽味,拂過雙頰,使人忘卻夏日炎熱。張開手臂擁抱強勁海風,乘風而起翱翔無邊天際,在遼闊的天海潑墨圖中,分不清虛幻與夢境,在海風的逗弄下顯的有些微醺,綿延數百公里的海岸線,在地平線延伸遠端交會纏繞,如同繽紛的五線譜,海面上粼粼波光,閃耀如跳動音符,美景動人,上演著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那樣的歡快、明亮與積極。如果運氣好,可以在沙洲成千上萬的小洞旁,發現小小的招潮蟹蹤跡;或是徒手挖掘粒粒文蛤,拿著文蛤,透過陽光閃耀著珍珠般的光輝。

返回漁港稍作休息後,我們前往參觀一座眷村文化中心。看到古早三輪車、篩穀機、豆花冰推車與人力轎。過去的生活物質缺乏,但人情味飽滿;現在我們的生活富足而便利,不知覺中卻失去了什麼呢?活動進入尾聲,是時候賦歸了,最後主辦單位貼心的做了個抽獎樂,簡單的佈置小小的禮物,但心意無價,努力讓我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心中滿載感動與溫暖,這次的體驗不僅在地溫情令人難以忘懷,能認識來自不同的年齡層、不同領域的朋友。不用大老遠出國,在地台灣,有著滿滿的感動與回憶。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