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專刊04

女性性器切除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

 

  長庚中醫二  李瑋瑋

    FGM中文翻作女性性器切除,女性器切除主要流行於非洲,西起塞內加爾,東抵衣索比亞海岸,北達埃及,南至坦尚尼亞。阿拉伯半島的部分人群中也有此風。此風最甚的國家是埃及,其後依次是蘇丹、衣索比亞和馬里。『女性割禮』即女童在大約五、六歲時就必須切除陰蒂外部或陰唇,有的更會將餘下的皮縫起來,剩下一個很小的洞。

 

 

  在世衛組織的第一、二、三級分類中,以第三類最為摧殘女性身體,實施這種自古流傳習俗的部落普遍認為,行過割禮的女子比較貞潔。直至婚前,這些女孩才可由助產士放寬陰道口或由丈夫在新婚晚上用陽具弄開陰道口。當女孩進行割禮後,因陰道和尿道被縫得只剩一小的洞,所以小便不能順暢流出,只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來。割禮導致的併發症,除了腎病外,還可能引致經血回流、尿道感染、腹腔發炎及不育。在不知節育的非洲大地,女性約13歲左右就結婚,然後一胎一胎的懷孕,躲不過死亡的在產台上血崩或感染,躲過死神的不出幾年再度懷孕又要繼續面對臨盆時的性命交關,有一報導指出非洲斯威士蘭女性平均壽命是37歲。

 

  另外,當地人操刀消毒通常做得不夠,做手術後傷口易感染細菌。很多受割禮的女孩,都因傷口感染和割禮有誤而中途死去。受過割禮的婦女,亦因生殖器官被傷害,令生產過程變得更危險,隨時變成難產或死產。在某些非洲部族裡,接受過割禮儀式的女孩才可成政治地位低下,使她們要依賴婚姻而生存。非洲女長輩為了牢固家中的地位,所以她們並不反對這種儀式,而且儀式更主要是由女孩的母親安排或操刀。割禮儀式的其中一種由來是因為『男主外、女主內』這觀念。男因主外,其生殖器官不能被包皮蓋著,所以進行割包皮手術;而女因主內,其生殖器官不能外露,因此進行切除陰蒂及縫合手術。

 

  對於這種性別嚴重歧視和兒童虐待的情況,最先發難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及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 ,他們在1997年發表聯合聲明譴責這傷害女性人權的習俗,並且積極輔導、改正當地居民。最近看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顯

示,女性割禮的情況雖然仍存在,無法完全根除,但人們的態度已有改變,埃及近年甚至已立法禁止女性器切除。不過仍有許多傳統的家庭不願放棄這樣的習俗,認為這樣的行為才是對自己女兒有利,未來才有辦法結婚,我想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正的。

 

  在這些國家,對於女性應有的性別平等觀念還很欠缺,需要國際眾多人道團體和聯合國的協助,長期下來給予輔導和關懷,才有辦法逐漸驅除這樣不人道的習俗;可喜的是,已經有受到割禮的女性為了自己和廣大受難女性的未來,鼓起勇氣寫了一本書<被切除的人生>,他以第一人稱寫下自己痛苦的經歷,並尋求改變,努力找回失去的幸福人生。我不禁感慨生長在台灣真是件幸福的事,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幸運感到幸福,同時也應該在自己有力量時,盡心為比我們不幸的人努力,試著讓他們的人生和我們的一樣充滿光亮。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